啤酒﹐閩南語稱為麥仔酒﹐因為它是以大麥芽為原料釀造而成的。另一個重要的原料是啤酒花﹐它的苦味賦予啤酒特殊的風味。早在古埃及與美索布達米亞時期﹐即有人開始把麥芽做成麵包發酵釀酒﹐中國古代也有類似麥芽酒的釀造﹐加入啤酒花則是中世紀以後才有的事。台灣的啤酒﹐除了麥芽與啤酒花外﹐還加入了省產蓬來米作為副原料﹐因此別具風味﹐也深受好評。 


啤酒的營養價值 

        啤酒被稱為液體麵包﹐它究竟有沒有如麵包一般的營養?啤酒最主要的還是提供熱量﹐熱量主要的來源是酒精﹐也有少許的碳水化合物。一瓶瓶裝台灣啤酒約有 250 大卡的熱量﹐一罐罐裝台灣啤酒也約有 180 大卡的熱量一碗白飯的熱量有 280 大卡)。啤酒適合大口暢飲﹐又能解壓助興﹐容易一杯接著一杯﹐不知不覺地喝下一堆熱量是很常見的。我們常笑稱中年男性發福的身材是啤酒肚﹐啤酒肚裡面並不是堆了滿滿的啤酒﹐而是厚厚的脂肪。這些脂肪怎麼來的?其實都是熱量堆積的結果。晚上愛喝兩杯的人﹐可以從啤酒取得豐沛的熱量﹔興致一來﹐食慾也特別好﹐吃下一堆下酒菜﹐也吃下一堆熱量。喝到酣醉才盡興而歸﹐倒頭就睡。這些熱量消耗不掉﹐就會轉化成堆積在肚子裡面﹐久而久之﹐啤酒肚就出來囉! 

    除了熱量﹐啤酒還有什麼營養?啤酒的維生素B群(尤其是維生素 B6)的含量頗豐﹐也有少量的維生素 C 與礦物質﹐維生素 B 群主要來自於酵母。不過﹐啤酒也是容易誘發痛風的飲料。痛風經常是過高的尿酸與壓力的誘發所造成﹐啤酒本身的酒精﹐會抑制尿酸的排除(雖然啤酒利尿)﹔釀酒需要酵母﹐所以啤酒也含有多量的普林(生成尿酸的物質)。加上喝啤酒少不了海鮮等高普林的下酒菜﹐自然有誘發痛風的風險。所以臨床醫師會囑咐尿酸偏高的人要戒酒﹐尤其是戒啤酒。 

生啤酒與熟啤酒 

         生啤酒和一般(熟)啤酒有什麼差別?啤酒在釀造﹑過濾後加熱﹐將酵母殺死﹐去除活性的﹐就是熟啤酒﹐可以在室溫儲存六個月﹔沒有再加熱﹐酵母還活著的﹐就是生啤酒﹐不耐久存。近來公賣局也推出了可久藏的生啤酒﹐這是使用微細的過濾方法﹐直接把酵母濾除。一般的酒是越陳越香﹐啤酒不然﹐要新鮮才好喝。所以公賣局大打「啥咪尚青(台語)」的廣告﹐就是在強調省產啤酒的新鮮﹐市場反應也相當好。 

 喝啤酒有撇步 

    第一口的啤酒最好喝。講究的人﹐選購剛製造的新酒﹐放入冰箱下層冷藏﹐並強調68 ﹐冬天 10~12 ℃飲用的口感最好。啤酒的泡沫也很重要﹐它可以讓啤酒喝起來清涼爽快﹐也可以隔絕空氣﹐避免啤酒氧化變苦。如何倒出具有適當泡沫的啤酒?首先裝酒的玻璃杯要乾淨﹐杯子太髒不易起泡沫。倒啤酒時﹐先沿杯緣順勢倒入杯中,倒約一半時再從中間倒進杯子裡。講究些的﹐杯子還要先放入冰箱冰過。然後就是豪邁地喝他一大口﹐痛快! 

    除了紅酒以外﹐也有一些學者在研究啤酒的保健價值﹐如抗氧化或抗癌等。然而﹐包含著前文提到關於啤酒含維生素 B 群的訊息與喝啤酒的方法﹐吾人都不希望酒仙們以此為理由多喝兩杯。畢竟﹐酒就是酒﹐就是有它在健康上的風險﹐喝多就是傷肝﹐傷胃﹐容易出意外﹐也容易亂性。和其他的酒類相比﹐啤酒的確含有更多的營養素﹐酒精的含量也比較低﹐不過﹐就是不能喝多。喝啤酒最爽的﹐就是喝那第一大口﹐其實﹐喝這第一大口﹐也就夠了。

參考資料:http://www.healthhouse.com.tw/info/food/beer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8601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